Loading...
图书资讯
中国书房,一座家庭图书馆!

      中国的书房,种类丰富,有斋、堂、室、馆、阁、轩、舍、居、庐、亭、苑、园、台等,文雅精致、意蕴深远。
写诗作画之所而自足。并美其名曰“书斋”抑或书房。



     书房,就像一个 " 世外挑源 ",纵然你在外面千辛万苦,尘事惶惑,但一旦走进书房,功名利禄、尘世纷繁全锁在门外。一杯清茶,一盘檀香,一本好书,摆弄一下案头的那些清供小件,都可以让人从精神上感到愉悦。连鲁迅先生都写过: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如果家庭条件允许,不妨打造一间适合自己的书房。在热闹的生活中,人都需要一个静谧的空间来审视自己,思考问题,书房就是游离在尘世之外的空间。书房代表了一个人的品味和修养,看一个人的书房,就能了解到这个人的品性。古代文人书斋的雅味有三:

一为,书斋之贵,在于养性明志,使人品格高尚;
二为,书斋之妙,在于通天接地,使人心驰神游;
三为,书斋之静,在于隔绝尘世,使人心宁神静。



狭义来说,书房就是藏书、读书的房间,而从广义上说,书房则是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的幽谷。书房不一定要很大,一个小小的角落就好,昏黄的台灯,满架的书,足以抵抗夜晚的孤独,可以畅读古今中外史,也可能在书中遇到未曾预料的惊喜。在书房中多读书,读好书,不仅对家人影响重大,对孩子更是起到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



乌克兰有个叫马卡连柯的教育家,说过这样一句话:

“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在教训孩子、命令孩子的时候才是教育,你们在生活的每时每刻,甚至你们不在场的时候,也是在教育。”



书房会教会孩子如何去阅读、如何去学习,激发孩子的兴趣和求知欲。慢慢的,你会发现,那个小家伙,也会学着大人的样子,翻开他的世界。



     大约在汉代,书房形式已在中国出现,之后一直盛行。古时候,名人不以宅出名,而多以书房广为人知。如袁宗道的“白苏斋”、唐伯虎的“梦墨堂”、张溥的“七录斋”、袁枚的“小仓山房”、蒲松龄的“聊斋”、乾隆“三希堂”、梁启超的“饮冰室”、丰子恺的“缘缘堂”等等。



      客厅代表一个家庭的脸面,而书房则代表家庭的气质。一间有内涵的家庭书房,可以保存一个家庭的“独特品格”,更承载着家风的孕育和传递的责任,还能弘扬传统文化。书房寄托着主人的志与情,更是文人的灵魂之城。它会影响到每一个家庭成员,帮助一代代人成长。



     书籍是人类的精神食粮,心灵医生,只有读书,才不会造成精神的疲软和思考社会、人生的乏力。自古以来我国文人雅士皆喜爱读书,并以拥有一处读书、藏书、而今在寸土寸金的城市,读书空间更显得弥足珍贵!如何巧妙地、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完成书籍的储存成了最头疼的事。甲虎网呼吁,其实收藏书籍并不局限于传统的书房,利用好畸零空间,每个人都可以拥有一座家庭图书馆!
共计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