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图书知识
幼儿阅读策略教师必备指南

      阅读能力是阅读学习的核心,阅读能力不可能自动形成,它依赖于长期有针对性的引导与帮助。阅读策略是读者用来理解各种文章的有意识的、可灵活调整的认知活动计划。

阅读策略教学是指通过教学提高学生对阅读要求的意识,掌握和运用恰当的策略来完成阅读任务,从而形成监控策略运用的能力。幼儿在阅读过程中较多使用的是以下几种阅读策略。

一、幼儿阅读策略的发展

01预测策略教学

      读者在阅读时会预测文本中将出现的单词或情节,会运用原有知识、意义,有关语言结构的知识以及从文本中提取形象化的信息来帮助自己进行预测。优秀的读者阅读时会持续进行预测、检验自己的预测是否正确。当他们从文本中收集到新的信息时还会纠正自己的预测。预测这一阅读策略有助于幼儿激活原有知识,进行有目的的阅读,进而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水平。

      幼儿在阅读策略学习的初期,使用较多的是根据先前经验进行预测,在教师的提示下能使用简单的图片线索进行预测,所作的预测常常与读本的内容关联不大。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学习使用多种线索进行多样化的预测,预测的结果也更趋多样化和合理化。

(1)根据先前经验、图片线索进行预测

幼儿自发使用较多的是单纯依据先前经验或者图画上比较突出的画面作出预测。在学习预测之前,幼儿很少主动将生活经验和故事图片中的丰富信息相结合,对其预测的合理性也不做思考。

这时教师应该直接告诉幼儿根据图片线索预测的方法和作用:“猜一猜”(预测),要能说出理由才能猜得好,才能把故事看得更明白,才能让别的小朋友相信你。那么我们根据什么来猜呢?我们可以看图,还要动脑筋想。

(2)根据故事情节、故事主题进行预测

根据图片或者生活经验预测故事能够加深幼儿对读本后续内容的认识。根据故事情节或者主题能预测读本中人物的对话、即将发生的情节,甚至将故事情节延伸,从而深化幼儿对整个读本内容的理解。

在教幼儿学习使用这种策略时,教师可以经常带领幼儿翻阅前面的画面,带领幼儿回忆前页的关键内容,帮助幼儿联系各个情节。当幼儿预测不合适时,教师带领幼儿再次翻阅前面的图画,或者提示幼儿该故事的主题。



02提问策略教学

提问是进行自我检测的有效方法。提问策略能帮助幼儿将注意力集中在重要的信息上,并确认自己是否已经了解了文章的意义。而这样的练习有助于使幼儿获得良好的提问技巧,培养其整合文章观点的能力。在这种策略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提示词的运用,帮助幼儿发展提问的能力。

提问学习的开始阶段是比较困难的,因为幼儿不习惯在课堂上提问题,也不知道怎么提出一个问题来。其实在幼儿明白问题的形式和作用,掌握了提问的基本方法之后,幼儿在提问方面会表现出很大的热情,在课堂上非常主动,教师上课将会变得轻松,幼儿自发的提问以及由此产生的解释过程就能将故事大意基本澄清。

(1)认识提问

教师首先要通过幼儿能理解的方式让他们了解到什么是问题。带有“谁、为什么?”等词语的话叫问题,“需要其他小朋友帮你想,帮你找答案的话”叫问题。其次,教师将幼儿陈述的话转成问句,帮助幼儿熟悉问句的形式,为幼儿示范。

当教师要求幼儿提问,幼儿说,“袋鼠妈妈要发气球”时,教师帮助幼儿将陈述句变成问题:你是不是想问“袋鼠妈妈要干什么?”再次,让幼儿明白什么时候提问题,为什么要提问题:你想知道故事下面发生什么事的时候可以提问题;你不同意别的小朋友的话时,可以问小朋友为什么;你不懂的时候可以问老师或小朋友问题,心里有疑问时也可以问。

(2)尝试提问

幼儿在理解了什么是问题以后,提问的兴趣很高。这一阶段开始教师可以不去管幼儿提问的质量,先让幼儿充分尝试发问,掌握提问的形式。教师要及时反馈,澄清幼儿问句的意思,帮助幼儿说出合适的问句。

幼儿基本都掌握了提问的表达方法后,教师再要求幼儿先思考,后提问,提出一个好问题出来。幼儿提问常常没有目的性,所问的问题比较简单。需要教师对较好的问题进行强化反馈,才能让幼儿提出能够引发下文的问题。

(3)回应提问

幼儿学习提问题以后,不习惯思考和回应别人的问题,需要教师反复引导。教师可以使用简短而明确的语言帮助幼儿养成这种习惯,提醒幼儿对他人的发言做出合适的回应,同时学会倾听。

03解释策略教学

当读者意识到文章的内容中出现混淆的、不清楚的事物或概念时,澄清的过程就会发生。这一过程是对多向认知策略的整合运用,如可以重读、对照上下文、求助他人、查找资料等。在实际的教学中,澄清策略通常通过师生互动或者团体共同讨论来解决疑惑或模糊的概念。

平时幼儿最熟悉的方式就是教师要求幼儿阅读图画,但是很少给时间让幼儿对故事进行解释推理。幼儿在想问题时不会主动到图上找线索,也不会联想故事前面发生的事情,比较多的是依赖自己先前生活经验或者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教师要教给幼儿的,就是将生活经验和故事图片以及故事情节相结合,做出合理的解释。在学会做出简单解释之后,教师还注意要求幼儿倾听他人发言,这样幼儿之间才能有更好的互动。

(1)根据先前经验解释故事中的词汇

对于读本中比较难理解或者比较重要的词语,教师让幼儿看看读本前后的情节,让幼儿讨论该词是什么意思,教师也可以给幼儿示范自己生活中哪里可以用到这个词语,然后要求幼儿像老师那样也将词语和自己的生活相联系。

(2)根据图片线索解释

幼儿对图片的细节是很感兴趣的,如果教师能够积极地引导,给幼儿充足的时间,他们能够做出更多的思考。图画书中很多细节都是具有丰富内涵的,教师可以借助这些细节促进幼儿的思考,鼓励幼儿进行解释。

(3)根据故事情节解释

教师常常要带领幼儿回忆前面的故事情节,带领幼儿回视故事幼儿才能根据故事情节对当下的问题做出解释。必要的时候,教师还要将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到故事的某一个角色身上,带领幼儿一起回视它在故事中的变化过程,这样幼儿能更深入地解释当下的问题。到了教学后期,幼儿遇到问题时,有时甚至会主动要求翻一翻前面的书,在解释问题时,也会提到前面发生的故事情节。



04小结与复述策略教学

使用这一策略,不仅要幼儿学会摘述主要内容和上层的概念,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用自己的话进行叙述的能力。通过幼儿总结的情况,教师可以了解学生能否精确地描述所读文章中的重要概念,是否能综合文章的意义,捕捉重要的内容和上层的概念,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用自己的话进行叙述的能力。

幼儿阅读的故事内容通常比较简单,对于处于语言发展关键期的幼儿来说,用自己的思考来丰富故事的讲述对于阅读能力的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

(1)理解复述

在一般的语言活动中,教师常常给幼儿布置讲故事的任务,但是幼儿究竟将故事讲到什么程度,教师往往不做过多的要求。所以幼儿不会用自己的话讲故事,也不会用自己的话总结故事。教师应该告诉幼儿讲故事的时候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加进去,会让故事讲得更好听。

(2)学习支架

幼儿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常常漏掉一些情节。教师可以使用几个问题作为故事的支架,让幼儿使用支架来帮助自己复述故事。故事里有谁?发生了什么事?后来呢?结果呢?教师可以将这四个问题做成四个漂亮的小牌子,在幼儿学习复述策略时按顺序呈现。例如,教师逐个呈现写有四个问题的小牌子,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话把故事的内容讲出来。



综上所述,甲虎图书批发网小编觉得,幼儿阅读能力由图文理解能力和阅读理解策略两个核心要素构成。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对于图画理解、文字理解以及阅读策略的使用,其发展特点和教学要求是不同的,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发展阶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




 
共计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