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机构
中国商务印书馆
商务印书馆
商务印书馆(英文名称:The Commercial Press,简称CP)是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1897年创办于上海,1954年迁北京。与北京大学同时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
商务印书馆的创立标志着中国现代出版业的开始。以张元济、夏瑞芳为首的出版家艰苦创业,为商务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早在商务创立不久就成立股份公司,并从此先后延请高梦旦、王云五等一大批杰出人才,开展以出版为中心的多种经营,实力迅速壮大,编写大、中、小学等各类学校教科书,编纂《辞源》等大型工具书,译介《天演论》《国富论》等西方学术名著,出版鲁迅、巴金、冰心、老舍等现当代著名作家的文学作品,整理《四部丛刊》等重要古籍,编辑“万有文库”“大学丛书”等大型系列图书,出版《东方杂志》《小说月报》《自然界》等各科杂志十数种,创办东方图书馆、尚公小学校,制造教育器械,甚至拍摄电影等。
新中国成立后,商务积极完成公私合营改造,并1954年迁至北京,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开始了新的奋斗历程。1958年,中国出版社业务分工,商务承担了翻译出版国外哲学社会科学和编纂出版中外语文辞书等出版任务,逐渐形成了以“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世界名人传记”为代表的翻译作品,和《辞源》《新华字典》《新华词典》《现代汉语词典》《英华大词典》等为代表的中外文语文辞书为主要支柱的出版格局。
公司名称
商务印书馆
所属行业
出版业
成立时间
1897年
总部地点
中国北京王府井大街36号

主要业务
工具书
商务印书馆的工具书涉及汉、英、日、德、法、俄、西班牙、阿拉伯以及非通用语的朝、缅、越、波斯、拉丁、意大利、乌克兰等众多语种,形成了目前国内最为完善的多语种工具书体系。1999年,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成立;2001年,商务印书馆计算机语料库编纂系统启动;"新华系列语文词典""牛津英汉双解学习词典系列""新时代汉英系列词典""精选外汉汉外词典系列"正在成为具有号召力的系列工具书名牌之一。
代表作品有:
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工具书——《新华字典》(4亿册)
中国第一部大型古代汉语词典——《辞源》
中国第一部规范型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词典》
建国后第一部语文、百科兼收的现代汉语词典——《新华词典》
建国后第一部英语-现代汉语词典——《英华大词典》
建国后第一部中外合作的工具书——《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
教育期刊
商务印书馆教育图书编辑室成立于2002年,旨在传承"昌明教育、开启民智"的一贯思想,为繁荣教育图书市场做出贡献。商务印书馆有着悠久的出版教育图书的历史积淀,同时具有优秀的出版辞书的编校质量。二者的结合,使其教育图书同样具备领先优势。
出版的图书有四大类:
青少年素质教育读物。
社会英语培训读物。
中小学助学读物。
青少年课外读物。
文化交流
商务印书馆,一直重视对外合作,加强对外交流和版权贸易。每年,出境参展和出访交流计30人次左右,接待来访的合作伙伴100人次左右。与牛津大学出版社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与朗文、拉鲁斯、罗贝尔、蓝登书屋、哈佛、岩波、小学馆、怡学、斗山东亚、SK、贝塔斯曼等境外近50家著名出版机构保持密切合作。在引进国外优秀图书、丰富繁荣中国图书市场的同时,积极开展了版权输出工作,有针对性地向海外出版机构推荐商务图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引进和输出图书年均在90种左右。
成就荣誉
所获奖项
2019
主要遗存:总厂旧址:藏版房;发行所;第五印刷厂旧址(虹口分店;广州分馆;档案、历史照片;部分旧设备现存于中国印刷博物馆和上海历史博物馆;出版物
入选理由:我国第一家现代出版事业机构,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与北京大学同时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第一个使用纸型印书、中国出版界首次使用著作权印花、第一个采用珂罗版印刷、第一个采用电镀铜版印刷、第一个使用自动铸字机、第一个采用胶版彩色印刷、生产制造中国第一部汉字打字机、改进铜锌版和试制三色铜版;编印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工具书(新华字典,超4亿册);培养大批出版、印刷专业人才。
商务之最
中国第一部近代辞书——《辞源》
世界辞书销售之最《新华字典》
中国第一部规范辞书——《现代汉语词典》
出版第一部语法学学术专著——《马氏文通》(1898)
出版第一部中英文对照排版印刷的英语教科书——《华英初阶》(1898)
出版大陆第一部英汉字典——《商务书馆华英字典》(1899)
第一个使用纸型印书(1900)
第一个系统地介绍西方学术论著(1902)
第一个使用著作权印花(1903)
第一个作为文化企业引进外资(1903)
第一个作为民间企业聘请外国专家和技师(1903)
第一个系统地编印出版《最新教科书》等近现代中小学教科书(1904)
第一个创办《东方杂志》等一系列现代意义的杂志(1904)
第一个采用珂罗版印刷(1907)
出版第一部由中国学者自己编纂的双语辞典《英华大辞典》(1908)
第一个采用电镀铜版印刷(1912)
第一个使用自动铸字机(1913)
第一个采用胶版彩色印刷(1915)
出版中国第一部以语词为主、兼及百科的大型现代语文辞书《辞源》(1915)
出版中国第一部专科辞典《植物学大辞典》(1917)
成立中国第一个中资电影机构——活动影戏部(1918)
生产制造中国第一部汉字打字机(1919)
制作中国第一部动画广告片《舒震东华文打字机》(1919)
社会评价
商务印书馆,这个百年老店以开启民智、昌明教育作为自己的任务,而且向海外传播中华文化知识,可以说它在中国文化史上建立了辉煌的业绩,从最初一个小小的印刷作坊,逐步发展成为现当代中国首屈一指的出版和文化机构,为开启民智、昌明教育、普及知识、传播文化、扶助学术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得到几代国家领导人的重视,正如陈云所说,“是一个很重要的文化教育事业单位”。甲虎图书向您致敬!
商务印书馆(英文名称:The Commercial Press,简称CP)是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1897年创办于上海,1954年迁北京。与北京大学同时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
商务印书馆的创立标志着中国现代出版业的开始。以张元济、夏瑞芳为首的出版家艰苦创业,为商务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早在商务创立不久就成立股份公司,并从此先后延请高梦旦、王云五等一大批杰出人才,开展以出版为中心的多种经营,实力迅速壮大,编写大、中、小学等各类学校教科书,编纂《辞源》等大型工具书,译介《天演论》《国富论》等西方学术名著,出版鲁迅、巴金、冰心、老舍等现当代著名作家的文学作品,整理《四部丛刊》等重要古籍,编辑“万有文库”“大学丛书”等大型系列图书,出版《东方杂志》《小说月报》《自然界》等各科杂志十数种,创办东方图书馆、尚公小学校,制造教育器械,甚至拍摄电影等。
新中国成立后,商务积极完成公私合营改造,并1954年迁至北京,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开始了新的奋斗历程。1958年,中国出版社业务分工,商务承担了翻译出版国外哲学社会科学和编纂出版中外语文辞书等出版任务,逐渐形成了以“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世界名人传记”为代表的翻译作品,和《辞源》《新华字典》《新华词典》《现代汉语词典》《英华大词典》等为代表的中外文语文辞书为主要支柱的出版格局。
公司名称
商务印书馆
所属行业
出版业
成立时间
1897年
总部地点
中国北京王府井大街36号

主要业务
工具书
商务印书馆的工具书涉及汉、英、日、德、法、俄、西班牙、阿拉伯以及非通用语的朝、缅、越、波斯、拉丁、意大利、乌克兰等众多语种,形成了目前国内最为完善的多语种工具书体系。1999年,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成立;2001年,商务印书馆计算机语料库编纂系统启动;"新华系列语文词典""牛津英汉双解学习词典系列""新时代汉英系列词典""精选外汉汉外词典系列"正在成为具有号召力的系列工具书名牌之一。
代表作品有:
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工具书——《新华字典》(4亿册)
中国第一部大型古代汉语词典——《辞源》
中国第一部规范型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词典》
建国后第一部语文、百科兼收的现代汉语词典——《新华词典》
建国后第一部英语-现代汉语词典——《英华大词典》
建国后第一部中外合作的工具书——《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
教育期刊
商务印书馆教育图书编辑室成立于2002年,旨在传承"昌明教育、开启民智"的一贯思想,为繁荣教育图书市场做出贡献。商务印书馆有着悠久的出版教育图书的历史积淀,同时具有优秀的出版辞书的编校质量。二者的结合,使其教育图书同样具备领先优势。
出版的图书有四大类:
青少年素质教育读物。
社会英语培训读物。
中小学助学读物。
青少年课外读物。
文化交流
商务印书馆,一直重视对外合作,加强对外交流和版权贸易。每年,出境参展和出访交流计30人次左右,接待来访的合作伙伴100人次左右。与牛津大学出版社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与朗文、拉鲁斯、罗贝尔、蓝登书屋、哈佛、岩波、小学馆、怡学、斗山东亚、SK、贝塔斯曼等境外近50家著名出版机构保持密切合作。在引进国外优秀图书、丰富繁荣中国图书市场的同时,积极开展了版权输出工作,有针对性地向海外出版机构推荐商务图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引进和输出图书年均在90种左右。
成就荣誉
所获奖项
国家图书奖荣誉奖 | 辞源(1993年) | 新华字典 1998年修订本(1999年) | |
国家图书奖 | 现代汉语词典 (1993年) | 文字学概要(1993年) | 朱德熙文集 (2000年) |
国家辞书奖特别奖 | 新华字典1998年修订本 (1999年) | ||
国家辞书奖 | 大俄汉词典(1995年)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1995年) | 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 (1997年) |
汉语波斯语词典(1999年) | 新捷汉词典 (1999年) | 古今汉语词典(2001年) | |
新时代汉英大词典 (2001年) | 新时代汉英词典(2003年) | 新华词典 (2001年修订版) (2003年) | |
中国图书奖 | 精选英汉汉英词典(1987年) | 汉语成语考释词典 (1990年) | 中国文化史知识丛书(1992年) |
理论地理学 (1993年) | 凉山彝家的巨变(1996年) | 挑战风险 (1998年) | |
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版 (2000年) | 近代汉语探源(2002年) | ||
“五个一工程”奖 | 中国自然地理知识丛书共11种 (1996年) | 1997中国区域发展报告(1999年) | |
全国优秀外国文学图书奖 | 凤凰的再生 (2001年) | 欧洲文学史(2003年) | |
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 | 哥德尔、艾舍尔、巴赫——集异壁之大成(2001年) | ||
全国优秀文教类畅销书 | 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 (2002年) | 牛津中阶英汉双解词典(2002年) | 新华成语词典 (2002年) |
汉语成语小词典修订本 (2003年) | 新华新词语词典(2003年) | 新华同义词词典 (2003年) | |
期刊奖 | 英语世界(1997年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 | 英语世界 (1999年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 | 英语世界(2003年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 |
主要遗存:总厂旧址:藏版房;发行所;第五印刷厂旧址(虹口分店;广州分馆;档案、历史照片;部分旧设备现存于中国印刷博物馆和上海历史博物馆;出版物
入选理由:我国第一家现代出版事业机构,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与北京大学同时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第一个使用纸型印书、中国出版界首次使用著作权印花、第一个采用珂罗版印刷、第一个采用电镀铜版印刷、第一个使用自动铸字机、第一个采用胶版彩色印刷、生产制造中国第一部汉字打字机、改进铜锌版和试制三色铜版;编印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工具书(新华字典,超4亿册);培养大批出版、印刷专业人才。
商务之最
中国第一部近代辞书——《辞源》
世界辞书销售之最《新华字典》
中国第一部规范辞书——《现代汉语词典》
出版第一部语法学学术专著——《马氏文通》(1898)
出版第一部中英文对照排版印刷的英语教科书——《华英初阶》(1898)
出版大陆第一部英汉字典——《商务书馆华英字典》(1899)
第一个使用纸型印书(1900)
第一个系统地介绍西方学术论著(1902)
第一个使用著作权印花(1903)
第一个作为文化企业引进外资(1903)
第一个作为民间企业聘请外国专家和技师(1903)
第一个系统地编印出版《最新教科书》等近现代中小学教科书(1904)
第一个创办《东方杂志》等一系列现代意义的杂志(1904)
第一个采用珂罗版印刷(1907)
出版第一部由中国学者自己编纂的双语辞典《英华大辞典》(1908)
第一个采用电镀铜版印刷(1912)
第一个使用自动铸字机(1913)
第一个采用胶版彩色印刷(1915)
出版中国第一部以语词为主、兼及百科的大型现代语文辞书《辞源》(1915)
出版中国第一部专科辞典《植物学大辞典》(1917)
成立中国第一个中资电影机构——活动影戏部(1918)
生产制造中国第一部汉字打字机(1919)
制作中国第一部动画广告片《舒震东华文打字机》(1919)
社会评价
商务印书馆,这个百年老店以开启民智、昌明教育作为自己的任务,而且向海外传播中华文化知识,可以说它在中国文化史上建立了辉煌的业绩,从最初一个小小的印刷作坊,逐步发展成为现当代中国首屈一指的出版和文化机构,为开启民智、昌明教育、普及知识、传播文化、扶助学术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得到几代国家领导人的重视,正如陈云所说,“是一个很重要的文化教育事业单位”。甲虎图书向您致敬!
共计0条评论